大 面 积 牙 体 缺 损 新 进 展 (三 )桩 的 牙 体 预 备 和 印 模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二门诊部综合科 李德利 思 考 桩的牙体预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来形成有效的牙本质肩领?桩的长度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最后是桩的印模制取要点有哪些? 一 桩的牙体预备 (一)桩的牙体预备的基本原则 1 生物原则:要保存牙体组织,包括冠部的牙体组织和根部的牙体组织。 (1)冠部牙体预备: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形成牙本质肩领。牙本质肩领一方面可以为桩核提供足够的固位,另一方面可以为冠提供足够的固位;而且还可以保证桩核冠修复以后,在使用过程当中受到较大的牙合力发生折裂的情况下,不至于全冠脱落。其次,从抗力的角度来讲,牙体预备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产生尖锐的棱角。高速钻针在预备的过程当中,极有可能在牙体组织上产生一些尖锐的棱角,这些尖锐的棱角是局部应力产生的一个根源,过大的应力可以导致粘结剂的破损,也可以导致修复体的破裂,因此,在牙体预备过程当中,这些尖锐的棱角必须要磨掉。 (2)根部牙体预备:在保证桩的强度和固位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可能的少磨根管壁,使根管壁有足够的抗力。从前面的讲述我们知道桩的直径尽可能不要超过根的直径的三分之一,当然也不能过细。过粗的桩会导致根管壁过薄,最终发生受力之后根管壁的折裂;过细的桩,在受力时极有可能发生弯曲,从而导致粘粘剂的破碎,最终导致桩的脱落或是冠的脱落。因此在保证桩的强度以固位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根管壁的磨切,使根管壁能够获得足够的强度。这也是我们保存牙体组织的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2 机械原则 3 美观原则 桩的长度,在不破坏根尖封闭,确保余留牙根的完整性以及抗力的前提下,桩越长,固位力越好。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 1): 第一:根尖封闭区大于等于 4个毫米。 牙齿在完成根管治疗后,整个根管内通常会使用牙胶进行充填。在根尖三分之一处,往往存在大量的细支根管,它是根管跟外界相互交流 的通道。根充治疗的时候,往往很难将这些细支根管完全充填,这个时候需要利用根管内这些充填的牙胶使其根和外界的组织发生隔绝,避免产生炎症。 第二:桩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临床冠的高度。从杠杆原理来讲,桩越长,当冠受到外力作用下,它抵抗外力的能力也就越强,越不容易造成根折裂或者冠的脱落。 第三:桩在骨内的长度要大于根在骨内长度的二分之一。这一点在临床上容易被大家忽视尤其是有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