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自然保护地保护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自然保护地保护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安排,10 月 19 日至 20 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先后赴黄山区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歙县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了专题调研座谈会,听取市林业局和歙县政府及清凉峰保护区,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有关工作情况汇报。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黄山市是安徽省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 82.9%。经过三轮整合优化,目前全市整合优化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共 26 处,其中自然保护区 10 处(国家级保护区 2 处,省级保护区 8 处),自然公园 16处,矢量面积 117936.4 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 12.19%。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中积极作为,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进展,建设现代化新黄山作出了新贡献。 一是完善机构设置,健全管理体系。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全市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均成立了管理机构,并将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各自然保护地健全了自然保护工作机制,建立了与毗邻省、市、县、乡镇、村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同时积极提倡推动“一区一法”(一个保护区一个管理办法)和“一园一法”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个公园一个管理办法)制定工作,对保护地的保护与利用等作出规定。目前牯牛降、清凉峰、五溪山、岭南等自然保护区和黄山、齐云山、太平湖等风景区分别制定了由县级以上人大或政府颁布的管理办法,逐步实现保护管理工作的法律法律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和科学化。 二是强化目标考核,落实管理责任。将自然保护工作纳入市政府与区县政府签订的保护进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书以及林长制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推动自然保护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024 年市林业局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野猪及兽类本底调查,为有效加强非洲猪瘟监测防范、调控野猪种群和防控野猪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调查统计,全市野猪数量为 24311±3576 头范围内。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加大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巡查巡护力度,实施网格化管理。开展广泛深化宣传,通过每年组织“爱鸟周”、“世界湿地日”等活动,建标本馆、宣教室、制作展板、设立宣传牌等,面对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