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希腊集市广场 古风时期拉托(Lato)的集市广场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城市广场。广场的北端设有一石头堆砌的大型看台,其两侧各设一个高耸的塔楼(Turm),加强着看台以及整个广场北端的造型。这个大台阶类似于一个台阶式的听坛,服务于扩大化了的市民的参政和议政,而贵族们的议事活动则在广场南面的更加考究的议事大平台上(Exedra)。象经过精心安排的舞台布景,这个大平台与广场北面的大台阶正好对应,强化了广场的政治色彩。 希腊的集市广场早在荷马时代就是集会的场所,它同时也是庭审之处。而在专制时代,为了避免人们长时间的逗留,在公共集会场所配以艺术装饰并不常见。直到民主体制形成,当索隆(Solon)将法律和权力赋予人民议会时,对集会场所的装饰才逐步发展起来。而在克莱斯特勒斯(Kleisthenes)赋予所有雅典人以公民权并引入了在广场上定期集会的制度后,古希腊 的广场才真正成为城市的核心,同时也成了市场。这种多重活动类型的共存非常突出地体现在雅典的集市广场上:这个不规则的梯形广场三面柱廊,而元老院议事厅尽管位置显赫,但体量小巧。广场西侧山坡上的赫菲斯托斯神庙(Hephaistos)对广场空间则具有牵制作用,神庙下宽阔的台阶不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基础,当广场上有活动时,这些台阶就成了观众的座位。 二、古罗马集市广场 共和时期的罗马城市广场的设置反映出对于市民聚集的支持,以巴西利卡、庙宇、柱廊等围合,表现出一种强有力的公共特征。罗马市中心的集市广场(ForumRomano)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空间,广场东侧的小神庙体量虽不大,但由于它的特殊地位以及独立于周围环境的性格成为广场短边以及整个空间的控制性元素,它也促成了广场空间的轴向性。南北两侧的巴 西利卡明确地界定着广场的长边,而东北角的边界则由多个相互间关系不定的小型元素构成,缺少整体性。庞贝的集市广场(Forum Pompeji)则更为规则,呈严格的狭长矩形。北端的丘比特神庙控制着广场的短边及整个广场空间,其余三边均由形态完整、严格对称的各种公共建筑围。 到了帝国时期,城市原有的尺度与结构发生了变化,空间逐步演变成帝王们树碑立传的手段,广场逐渐由开敞变为封闭,从自由走向规整,连续的建筑界面与巨大的建筑体量烘托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宏伟与华丽,罗马市场的周边也成了历代皇帝自我表达的舞台。恺撒大帝通过建立巴西利卡尤利亚(BasilicaJulia)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空间,同时在市场的北面设立了与市场规模相当的恺撒广场(Forum C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