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 9 月 20 日 欧美小说情节演化模式(下) (张世君) 主讲人简介张世君,女,重庆市人,1951 年 11 月 22 日生。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导师。 张世君教授出生在重庆市中区一个工人家庭,贫困的家境养成了她吃苦耐劳,健全自由的天性。心中牢记母亲的口头禅“叫花子养儿——一辈不强二辈强”, 奋发读书向上。靠着她哥哥打扑克牌赢来的书籍,从此有了书看,也与书结缘。她在做了教授以后,鼓起勇气在45岁的时候去报考博士生,要给自己一个挑战。48 岁穿上博士服,她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满足。她热爱教书,热爱写作,热爱创造的生命。至今已经出版了6 部学术专著,4 部文学作品。 欧美小说情节演化模式(下) 在 19 世纪文学中和传记小说同时出现的,或者说稍后出现的,另外有一种小说模式,就是编年史模式。为什么叫做编年史模式呢,就是说它采取的是一种编年史的历史记事手法,按照年代来叙写社会的风情和人物生活的这么一种小说结构,编年史小说。按照这种编年史的历史记事手法来写的小说就很多了,最著名的有风俗编年史。我们把它分类,风俗编年史,描写社会风情的这么一种历史,这是历史家不写的历史,是风俗的历史,由文学家来完成了。比如说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有97 部,另外像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写的是19世纪70 年代美国的繁荣,另外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写的是俄国1812 年抗击法国入侵的这么一个战争事件。 另外就是很多家族小说,写家族小说,家族编年史。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有20部,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有两个三部曲,托马斯·曼是德国作家,写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也是部家族小说。 我们看这些编年史小说,它都有编年史的特点,最大的特点还是它的时空特点,就是历史时空。也就是说,它的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都是真实的,人物是虚构的。就是说在真实的历史时间,历史环境下,讲述一个虚构的人物故事,这样一个特点。这种特点就跟我们中国小说的讲史小说不一样了。我们看我们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有几分真实,当然也有几分虚构,但是不完全是虚构。西方的编年史小说就是故事是虚构的,时间是真实的,它真实到哪个程度?我们看编年史小说有个特点,小说的开端都是真实的某年某月某日,比如说《高老头》的开端是写:“ 1819 年上,正当这幕惨剧开场的时候,公寓里的确住着一个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