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期准备 1 .1 准备事项 确定人员(老师、学生):用于确定住宿、车费等。 分组:分成四组,对应四个剖面;分组名单,加上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的手机号码,人手一份,组长名字前加记号; 领工具 打印实习计划:人手一份; 1 .2 应带工具 实习工具:见物品工具清单 集体用品:药品(蛇药、伤药、泻药、感冒药)、垃圾袋、扩音器、创可贴、防晒霜、话筒、分组名单 二 预实习 2 .1 土壤路线调查 为了较准确地某一特定区域的土壤地理规律,设计和选择一条合适的调查路线是至关重要的。通常,调查路线应该穿越具有不同成土环境的景观类型,以便观察在各种成土条件的组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差异。 山区土壤路线调查选线:首先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使选定路线从山下到山上,能经过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种植被、母质类型,以及通过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还应考虑山体的大小,注意丘陵、浅山、中山和深山之别,以及不同坡向、不同坡度及局部地形对土壤形成发育造成的差别。此外,山区选线最好从河谷起,这样还可看到河流水文、母质与地形等土壤形成的分布的影响。 平原区选线:平原区较山区土壤的变化要简单些,但平原区各种地貌类型、中、小地形的起伏变化、沉积母质类型的变异程度等对土壤发生与分布的影响都很重要。因此,平原区选线同样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选线要通过主要的地貌单元、地形部位、母质类型,以便能观察到更多的土壤类型,并掌握土壤有分布规律。如从滨海(滨湖)平原—冲积平原—山麓平原;从河漫滩—高阶地;从洼地—二坡地—岗地。能够观察到各种类型的土壤。平原区选线还应注意其典型性,即选定的路线要通过实习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地形部位、母质类型的地段。如河流冲积平原要尽量选定在各阶地比较齐全而完整的地段,不应选择某几级阶地缺失,或被侵蚀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残存阶地地段。 农耕区选线要选定能代表当地主要耕地,不同农业利用类型的土壤调查路线。如通过路线应照顾到水稻田、旱田、特殊经济作物区、各种草场类型等。 如果实习调查区域范围不大,基本上处于相同的生物气候地带背景条件下。因此,区内土壤的差异或变化通常是由地貌和母质条件决定的。地形的高低、凸凹、陡缓,导致地表物质侵蚀堆积的变化,引起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变;不同性质的母质母岩条件,也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所以,在设计区域调查路线时,要特别注意通过这些有地形及母质变化的地段。 2 .2 土壤剖面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