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术套路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武术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博击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武术运动的概述、竞赛规则、裁判方法、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五步拳、初级长拳、功力长拳、初级刀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等系统地讲授了中国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功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武术的内涵,掌握它的运动技能,使大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更能具备一定的防身自卫的能力。由此达到增长劲力、克敌制胜,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 .掌握和运用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终身锻炼的有效手段。 2 .能通过习武活动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3 .发展并保持与本专项有关的体能。 4 .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与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武术基本功,熟练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 .掌握套路的全套动作,领悟其技击原理。 3 .发展专项素质,提高专项动作质量。 难点:1 .武术基本素质的柔韧性练习。 2 .套路全套动作的熟练掌握程度。 四、教学内容、形式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学时分配 理论课 1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2 .武术专项理论 讲授 4 实践课 1 .武术基本功 2 .武术套路 讲授 2 2 身体素质 1 .速度 2 .力量 3 .耐力 4 .弹跳 5 .灵敏 6 .柔韧 7 .协调 讲授 6 考核 4 2 机动 学 时 合 计 3 6 五、教学大纲内容 (1 )理论部分 1 .基础理论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我国体育的过去和现在;当代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体育的健身功能与增强体质;体育的审美功能与完善个性、完美性格;体育的社会综合教育功能与素质培养;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目的与任务;体育的娱乐功能与健美、文化,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形式等。 2 .专项理论 武术运动概述、简史、特点和作用、内容分类、竞赛规则、裁判方法、竞赛组织工作、图解知识;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流派、特点、健身机理;武术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健身作用及实用价值等。 (2 )实践部分 1 .体能 发展与本专项有关的体能的身体练习,如徒手或手持器械发展力量;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练习,有助于发展灵敏素质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