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校园 ——焉 耆 县 第 三 中 学 民 族 团 结 工 作 典 型 案 例 “冰 冻 三 尺 , 非 一 日 之 寒 ; 水 滴 石 穿 , 非 一 时 之 功 ”, 这是焉 耆 县 第 三 中 学 民 族 团 结 教育工 作 的真实写照。2010 年 7 月 18日 , 天气异常炎热, 下午 6 时 许焉 耆 县 第 三 中 学 的依明江•玉素甫老师与两位同事一 同去开都河畔游玩。他们正在河边边聊边走时 , 突然听到河中 央传来呼救声, 依明江•玉素甫马上意识到有人落水 了, 他迅速和两位同事循声向出事地点跑过去。看到远处的河水 中 央有两个模糊的脑袋忽隐忽现, 情势十分危急 , 当 时 河岸 上有许多 围 观 群 众 , 但 谁 也 没 有胆 量 跳 下水 去救人。在这危急关 头 , 依明江•玉素甫和同来的两位同事毫 不 犹 豫 的跳 入 了水 中 ,奋 力 向遇 险 者 游过去。但 就 在这时 , 危险 情况 再 次 发 生 , 原 来当依明江•玉素甫的两位同事游过去救人时 , 却 被 水 中 的落难 者 给死 死 地抱 住 了。“这样 下去都会 送 死 , 谁 也 救不 上来”, 依明江•玉素甫想 到。他从 附 近 的一 条 小 充 气船 上找 来一 根 绳 子 , 迅速游到遇 难 者 身 边, 艰 难 的将 绳 子 绑 在遇 难 者 身 上, 然后 用 牙 咬 住 绳子 , 拼 命 地将 抱 在一 起 的四 个人往 岸 边拖 , 期 间 不 断 有水 涌 进 他的嘴 里 和鼻 子 里 , 但 他根 本 无 法 顾 及 。就 这样 , 水 中 的五 个人一起 一 落地向岸 边缓 慢 移 动 , 20 米 、15 米 、10 米 、5 米 ……岸 上的人们下水 将 这五 人拖 上岸 来, 而 此 时 的依明江•玉素甫因 为 喝水 太 多 昏 了过去。几 天后 , 当 落水 者 将 一 面 锦 旗 送 到依明江•玉 2 素 甫 手 中 时 , 他 却 很 轻 松 地 说 “这没什么, 是我应该做的”。 依明江•玉素 甫 等三位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他 们的行为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焉耆县教育系统也掀起了向他 们学习的热潮。 依明江•玉素 甫 等三人的英雄壮举事出偶然, 同时 也是历史的必然。就像依明江•玉素 甫 老师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