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重点版)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念与特征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是由民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1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2 、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平等性。 4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人。) 2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 3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其特征在于: 1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事实,而不是当事人主观的内心意思。 2 、法律事实必须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 3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实,有的是由法律规范的,有的是由道德、宗教等规范的。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 1 、事件: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2 、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两种。 第四节:民事权利 一、民事权利概念:是指法律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的特定利益而提供法律之力的保护。其特征有: 1 、民事权利是由民法所确认的由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利益。 2 、民事权利体现为民事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 3 、民事权利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4 、权利是类型化了的利益。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 1 、财产权、人身权和综合性的权利(内容和性质) 2 、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作用) 3 、绝对权和相对权(义务主体是否特定以及权利的特点) 4 、主权利和从权利(民事权利之间的主从关系) 5 、既得权与期待权(权利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 * 第五节:监护 一、监护的概念: 监护: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 二、监护制度的意义: 1 、对被监护人的行为能力予以弥补。 2 、通过监护人的设立可以对被监护人财产和人身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