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加工与利用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油烧:随着酸败的加剧,制品的脂质及肉部往往产生褐变,这种变色称为油烧。多发生在腹部鳃部等含脂肪较多的部位。 浸出物成分:将生物组织细切后加水溶出各种水溶性成分,从浸出物中除去蛋白质、多糖、色素、维生素等成分之后的游离氨基酸、肽、有机碱、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糖(游离糖、磷酸糖)、有机酸等,总称为浸出物成分(或提取物成分)。从广义上讲,浸出物成分可以认为是除去高分子成分后的水溶性部分。 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又称为“非酶棕色化反应”,是法国化学家 L.C.Maillard在 1912 年提出的。所谓美拉德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胺反应。只要食品中存在着糖和蛋白质就会发生此反应。 解僵:鱼体死后达到最大程度僵硬后,其僵硬又缓慢地解除,肌肉重新变得柔软,称为解僵。 TMAO:氧化三甲胺(TMAO),分布于海产动物中(淡水几乎没有),是一种渗透压调节物质;白肉鱼含量多于红肉鱼。 鱼贝类死后氧化三甲胺被还原为三甲胺( TMA),使其带有浓重的鱼腥味。 氧化三甲胺含量高的鱼(金枪鱼等)制作罐头易发生绿变(肉变成蓝绿色) 自由水:具有水的全部性质,作为溶剂的功能,可在组织内流动,以输送营养素和代谢产物,并参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调节渗透压。自由水干燥时易蒸发,冷冻时易冻结,微生物可利用化学反应也可在其中进行,其含量关系到贮藏期和腐败进程。 水产品腐败:僵硬期要结束时,微生物分解开始活跃,水产品原有的形态和色泽随之发生劣化、产生异味,并产生有毒物质,这一过程就是腐败。 冻结点:水产品体内组织中的水分开始冻结的温度称为冻结点。 水产品综合利用: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活动的延续,它随着水产捕捞和养殖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渔业内部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对支持和促进捕捞和养殖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水:通过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羧基、羟基、氨基、亚氨基等形成氢键而结合,不能作为溶剂,难于蒸发和冻结( -40℃以上不能冻结)。 自溶:僵硬解除后,由于各种酶的作用使鱼肉蛋白质逐渐分解,鱼体变软的现象称为自溶。 共晶点:由于水产品内的水分含有无机盐和有机酸,该温度低于 0℃。要使水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