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案一、背景1. 政策支持国家和党历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尤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013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把未就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中“。2014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通过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等措施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早在 2011 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创业辅导等方法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先后颁布了招商投资、税收、人才引进、软件服务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光谷地区软件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2. 地缘优势基地地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即“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占地规模大,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周边遍布高新技术企业园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具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3. 产业集中基地处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腹地,该地区累计注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672 家,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 65 家,上市公司 33 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9 个,在孵企业 2800 家;开发区初步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为基地的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二、意义1. 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创新创业基地始终以育人作为根本性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基地通过项目驱动、工学结合、学习就业一体化等方式,将充分利用校企联合搭建的实践教育环境,打破原有工厂实习缺乏教育性、学校学习缺乏实践性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瓶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具备武软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2. 构建校企合作新形式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原有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涵,以基地为平台,构建校企合作新形式。通过合作办学、合作办厂等方式,共担投资风险、共享校企发展资源,以学科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