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手绘线条图像一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试讲稿】《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 2 课一、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 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物象空间表达的基本知识,会用多种方法来表现空间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空间表达方式画出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美术技能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难点:学生准确掌握物象透视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等七、教学准备教材、视频、多媒体课件、苹果香蕉(水果)等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设问:假如你的爸爸妈妈要帮你重新装修你的房间,想要征求你的意见,你怎样才能把自己喜欢的房间效果表达出来呢?(房间效果图)2.要画一个房间效果图,就离不开空间关系的学习,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二)讲授新知1. 初步感知(1)教师展示古代画像砖的出行场面的图片并提问,这幅作品中的马车和人,哪个近哪个远?(人物比较近,马车比较远)(2)在这样一个平面的空间里,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远近关系的?(通过上下关系来表现的,上面的马车远,下面的人物近)(3)教师总结:物象上下安排法。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往往以下面的物体表示位于近处,以上面的物体表示位于远处。(板书:物象上下安排法)(4)教师勾勒一幅《小巷》的速写,提问:这幅速写带给你什么感觉?(两边房子中间的小巷很深远)(5)为什么会出现深远的感觉,老师是如何表现的?(用了透视的方法,小巷近宽远窄)(6)教师总结:焦点透视法,这种透视方法起源于西方,画者使视点相对固定,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在平面上真实的表现出来,使景物具有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板书:焦点透视法)2. 深入探究(1)教师展示手绘线稿《客厅一角》《长安街》并提问,请试着分析这两幅作品运用的是哪种物象空间表达法?所用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1、物象上下安排法;2、焦点透视法。)(2)教师总结:物象的空间表达法不仅在美术作品中作为基础的表达空间关系的方法,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三)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并讲解用线描的方式来表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