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中学 2007年高二地理南水北调专题练习 总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 2分,共 50分) 2000年 10月 10日《新民晚报》报道: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居全国首位,水土保持刻不容缓。读长江流域图,判断 1-3题: 1、长江流域的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是 A.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C.长江中游防护林体系 D.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 2、目前,流域内已发电的我国最大水电是 A.葛洲坝水电站 B.隔河岩水电站 C.二滩水电站 D.小浪底水电站 3、下列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 A、甘蔗 B.油菜 C.棉花 D.甜菜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 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4—6题。 4.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艾丁湖海拔高度为一 I55m,现在已经是一片荒漠。这一事实可以推理出的直接结果是 A.位于第三级阶梯 B.外力侵蚀作用强烈 C.位于向斜中心部位 D.多年平均汇水量小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6.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 7~8题: 7.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