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进校企合作 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目前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江苏省重点技师学院,是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市共建公共实训基地。学院占地 160多亩,教职工 300多人,在校生 7000余人,设立五个教学系部,开设有数控、机械、电气、计算机信息、化工等二十多个专业。在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尤其是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把校企合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校企合作是学院发展活力与源泉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多年来,学院高度认识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认识到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路径的创新,同时也是教育制度的创新。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保持学校与企业的无缝接轨,办出技工教育的特色,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模式,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的一种基本走向。如最典型的德国“双元制”办学,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合作教育”、“工读交替”等模式,均 2 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学校主动与企业接轨,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紧密结合,走校企双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对淮安本地及苏南等地企业的调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校企合作的意向是迫切的。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作用及苏北经济的崛起,淮安打造新型工业化城市、苏北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使淮安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城市。淮安着力打造的IT、特钢、盐化工三大千亿元产业及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使淮安地方经济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对我们这样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发展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现有员工素质的提升需都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加以解决。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企业要想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而技工院校想保持长期旺盛的生命力,履行为地方培养技能人才服务经济发展义务,也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 正是基于对校企合作深刻的认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