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具为什么要设计通气孔 为什么我们常见的灯具都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有的灯有两到三个通气孔,我们搞车灯设计的朋友有没有认真考虑这一细小的结构,考虑过这个通气孔结构到底是有什么作用吗?站长雷彭谈谈个人的认识: 如果我们点亮一只灯,一个小时后,你有没有试试测量一下灯内的温度,这个试验你做过吗?通过试验,通常我们使用前转向灯,点亮一只21W的信号灯,灯具温度将会达到80℃左右,灯内压力可达到3×104Pa(0.3 个大气压) 。当信号灯被熄灭时,灯内的空气冷却后,将出现反压差,灯壳内的压力会突然降低。 如果没有通气孔,点亮信号灯时,由于灯内的压力过高,有可能将配光镜同后壳间的热板焊接部分破坏,造成灯内进水现象;当灯熄灭时,灯内压力突然降低,灯外的空气会在灯具线束联接的插头处被吸入灯内,如果外部的空气比较湿润,被吸入灯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将随着灯内温度的降低而以水滴的形式沉积在配光镜的内表面,形成雾气现象,而且又会造成灯内的零件腐蚀,影响信号灯的光效率。 如果是前照灯,我们设计一个通气孔还不够,必须设计两个以上的通气孔,并且为了防止“过堂风”的现象,通气孔的位置就不能放在同一平面位置。 通气孔的结构要还要设计成迷宫的形式,实现“通气不通水”的目的,一般我们通气管用黑橡胶做成弯曲形状,如下图所示: 然后如果要做的更好一点,可以在弯曲处加装过滤器装置,以防止在灯具温度突然降低反压的情况下,空气逆流到灯内把灰尘带到灯具,达到防尘目的。如下图: 汽车前照灯中各种光源的技术指标 作为目前汽车前照灯使用的适宜光源,主要是H4和H7型卤钨灯,H4卤钨灯采用主辅灯丝结构,主丝用于政党汽车行驶时照明,辅丝用于汽车交会时照时,当汽车相对交会时,为避免对方驾驶员眩目,辅丝的周围加上了钼制的抛物面发光罩,使灯光不会超过水平线之上,而呈水平方向射出。 另一种H7前照灯的配光通过反射镜加以实现,它不像H4型卤钨光源那样灯内装有钼制发射罩,而是通过形状相当复杂的曲面,使光源投射到反射面上的光,在其再光射的方向上被严格控制,其配光曲线使前大灯出射的光仅以反射的光组成,并完全保持在水平方向,这样在两辆汽车交会时,双方的驾驶员都不会有眩光干扰驾驶的问题。 表1汽车前照灯中各种光源的技术指标 名称 光源类别 型号 功率(w) 光通量(lm) 寿命(h) 年代 H1 卤钨光源 C8 55 1550 225 1962 H3 C6 55 1450 225 1964 H4 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