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主要内容及观测方法 1 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内容 运粮河特大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的观测。 2 运粮河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 2.1 一般要求 2.1.1 桥梁墩台基础沉降观测:每个墩台均进行沉降观测。 2.1.2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观测:每30 孔选择1 孔进行(不足30 孔应按30孔计,另每300 孔增加3 孔进行观测)。 2.1.3 桥涵主体工程(包括架梁)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 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60 天。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2.2 观测点的布置 2.2.1 桥梁墩台基础沉降观测点布置:墩台沉降观测点按《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施工图桥梁沉降观测标布置参考图》施工,承台上布置两个,墩身上布置两个,共计四个(目前承台已覆盖,线下部分只需对墩身部分进行测量,493 座墩身)。 2.2.2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观测点布置: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孔梁的测点数应共计6 个,具体见《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施工图桥梁沉降观测标布置参考图》,( 我部现有536 孔梁须进行沉降徐变观测)。 2.2.3 变形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30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具体见《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施工图桥梁沉降观测标布置参考图》。 2.3 观测精度: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30100Φ 20钢筋锚固砂浆竖直布置沉降观测点示意图30120Φ 20钢筋锚固砂浆水平布置沉降观测点示意图 2.4 观测频次 2.4.1 墩、台基础的沉降观测频次见表5.4.1 表 5.4.1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 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 墩台基础施工完成 / / 设置观测点 墩台混凝土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1 次或1 次 /周 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墩身或墩顶 预制梁桥 架梁前 全程 1 次 /周 Ⅰ-Ⅰ截面及基础平面505050大连哈尔滨观测标-3观测标-4观测标-1观测标-2墩身侧面ⅠⅠH桩基础地面线观测标-15050观测标-2观测标-3观测标-4大连哈尔滨当墩高H小于2.5m 时埋标示意图Ⅰ-Ⅰ截面及基础平面505050大连哈尔滨观测标-3观测标-4观测标-1观测标-2墩身侧面ⅠⅠH桩基础地面线观测标-15050观测标-2观测标-3观测标-4大连哈尔滨当墩高H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