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络屏幕右上的“文档奉献者”《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填入下表,10 分) 123456789101, 在联络紧密的小的工作群体中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专制型领导方式为好2, 群体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目的完全一致,不一定是好事。3, 组织变革为组织发展提供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4, 艾德佳·沙因:目前的组织文化研究大多停止在物质层和价值观的层面,对于愈加深层的挖掘不够,文化不是表象而是更深层的东西。5, 威廉·大内(乌契)的 Z 理论认为:信任、敏感、亲密会带给企业成功,主张按照坦白、开放、沟通的原则实行“民主管理”。6, 在大的工作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少,一般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专制型领导方式为好。7, 群体内各个部门之间的目的发生冲突不一定是坏事。8, 组织发展亦称为组织开发,它是指组织伴随环境的变化而对应地采用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活动过程。9, 赫尔希(R.Horshey)曾对 6 家工地的 30 件小道消息做分析,表明道消息都是不确切的。10,威廉·大内(乌契)的 Z 理论认为:Z 型 组织既符合美国文化,又吸取了日本 J 型组织管理方式的长处,他号召美国的组织要向 Z 型组织转变。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123456789101,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提出的“目的管理” 的重要奉献之一是A 使人们重视行为监控的“目的”而不是成果 B 使人们重视行为的监控而不是成果C 使人们重视管理行为的“动机” 而不是成果D 使人们重视管理行为的成果而不是重视对行为的监控2, 尼克(S.Pilnick)提出的规范分析法包括的环节是:明确规范内容阶段、制订规范剖面图阶段和A 调查问题的设计阶段 B 调查的实行阶段 C 巩固成果阶段D 从规范差距较大的规范或者是比较重要的规范入手进行改善的阶段。3,一种人在看待现实的态度、行为方式等心理特征方面与其他人的差异是指A 性格 B 气质 C 个性 D 能力4,在感知防卫中,把个体某一特征的印象,扩大成为他的整体特征的心理效应是A 短识效应 B 以己度人 C 定型偏见 D 光环效应5,在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原因理论认为:A 保健原因和鼓励原因一般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B 保健原因和鼓励原因一般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自身有关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