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创新型教师就没有创新教育 创新型教师是创新教育最重要的主导力量,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担当起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大学教育中,创新型教师也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受学生终身崇念的教师。一个创新型的教师应当善于了解自己的学生,并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培养多种能力,做创新型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落实好新课标,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做创新型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思考能力,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质疑能力。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创新型教师 1 .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性人格,积极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师。虽然,一个人的创造力发展是非常复杂的,但总离不开教师的培养。研究证明,学生的创造性与教师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具有很大的创造潜力,那么,有才能的学生将会获得辉煌的成绩。可见,创新性教师对于培养创新性学生关系极大。 2 .创新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 创新型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体。理由有三个:第一,创新教育的具体工作都是由教师承担完成的。从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到课程、教学创新措施的落实,都需要创新型教师的积极参与。创新型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没有教师的参与,教育创新就会落空。第二,创新型教师是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的传播者,甚至是创造者。实践证明,许多创新的思想观念来源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而创新型教师总是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是创新思想、观念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第三,教师,尤其是创新型教师,是社会关系的中介,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纽带。获得教师支持并努力实现的创新教育,易于通过教师的作用,获得家庭、社会的支持。教师通过做学生家长的工作,通过与社会广泛深入的联系,宣传创新的意义和所需要的条件,从而帮助家长和社会人士克服创新教育的“心理障碍”、消除或转化消极因素、培植和争取积极因素,为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这种氛围是创新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正因为创新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所以,创新教育发动者十分重视征询教师的意见,赢得教师的支持,并注意通过各种形式培养教师的创新素质,以使其胜任创新教育工作。在这些创新中,更加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 3 .创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