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方法一、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1.消毒因子作用水平(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保证水平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此类的物理消毒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消毒等,以及用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含溴消毒剂、含氯消毒剂、邻苯二甲醛等和一些用高效消毒剂复配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等。(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胍类(氯已定、聚六亚甲基胍等)复配的消毒剂,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包括用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聚六亚甲基胍等),中草药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2.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三类:(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便器、餐具、茶具、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