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煤矿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112022 工作面概况1.112 采区所处井田位置、采区边界及邻区情况。,倾斜面积 630796m2。该采区各系统于 2010 年 6 月份全部形成,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采区工作面接替顺序为:12062—12032—12042—12012—120221.212022 工作面位置及参数 12022 工作面为复采工作面,位于 12 采区上部东翼,上(南)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下(北)为已经回采结束的 12042 工作面,西为 12 采区皮带巷保护煤柱(30m),东至矿区边界。12022 工作面设计走向长500m,倾斜 80m,面积为 40000m2,煤层平均厚度 1.5m。工作面上履地貌、地物标高+423〜+512m,井下标高+277〜+339m。12022 工作面上部为复耕农田,没有建筑、公路及其它重要的设施,但工作面距离地表较近,在回采后地表可能会出现裂缝或局部塌陷,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裂缝或塌陷区及时使用黄土进行夯实充填,防止地面雨水倒灌进矿井。1.3 煤层赋存特征二 1 煤层位于下二叠统山西组下部,全区发育,结构简单,层位稳定。煤层距其上的大占砂岩平均6.00m。二 1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和泥岩,底板为砂岩。煤层厚度0〜2.0m,平均 1.5m,煤层走向 270〜273°,倾向 0〜3°,平均倾角 25°,表现为单斜构造。1.3.1 煤质特征:1)、物理性质二 1 煤为灰黑至黑色,条痕色为灰至棕黑色,呈粉沫状,半亮至全亮型,金刚、似金属光泽,具贝壳状、参差状断口,性脆易碎。视密度 1.38t/m3。二 1 煤层以粉煤为主,宏观煤岩组份不清。显微煤岩类型以亮煤、丝炭为主。有机显微煤岩组份含量 92.5%,以镜质组为主,有少量半镜质组和惰质组。镜质组多为基质镜质体、均质镜质体,多呈条带状结构,为煤中其它组份的胶结体,木煤、木质镜质体少见;半镜质组中可见到糜棱状构造,惰质组含量不多,主要为半丝基质体和丝质体,常破碎为弧状和星状,偶见丝质浑圆体和微粒体。无机组份含量 7.5%,以粘土矿物为主,呈团块状单独产出或粒状镶嵌在基质镜质体中,次为碳酸盐矿物,呈脉状或团粒状分布,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多呈脉状充填于裂隙中。1.3.2 瓦斯及煤尘等1)、瓦斯:根据矿井瓦斯地质图,该工作面位于无突出危险区。经过开采后大量的瓦斯已经释放,本工作面按一般工作面进行管理。根据 12042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推算,12022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最大为 0.25m3/min,最小为 0.1m3/min,平均为 0.15m3/min。2)、煤层的自燃发火: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