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第节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真题探究.考点规定.解读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意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命题规律设题方式:(___)人物形象诗(词)塑造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物?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___)意象诗(词或某句某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诗(词)中的某一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时把形象和思想感情或体现技巧结合起来考察。如:___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整合与点拨知识整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考点鉴赏人物形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考点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重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考点 3 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二、常见艺术形象类举三、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诸多老式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假如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协助。送别类(或体现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怀念)(___)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体现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___)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种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4)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络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思乡类(或体现对家乡的怀念,或体现对亲人的牵挂)(___)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