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 2 板块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考点七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案年级:姓名:考点七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波及文言知识点多,是考察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察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一、文言翻译 3 大赋分点 文言文翻译和诸多题目同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重要体目前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一)重点实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对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使用方法、使动使用方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精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对的地体现出来。|措施思绪|★实词翻译推断“6 法”(1)语境分析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词义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穿。(2)构造推断法有些文言文句子构造整洁,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在同一位置上词语意思相似、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运用这一构造特点推知词义。(3)语法分析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根据词语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4)联想推断法联想成语或课文有关语句中的使用方法,互相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5)字形推断法中文属于表意文字,对于某些词的意思可以通过字形特征来进行推断。(6)古今比照法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一样,最忌望文生义。这里要尤其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对点演习|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翻译。(郑)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1)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2)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解析:(1)“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高”,意动使用方法,“以……为高”。(2)“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