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智能巡检信息管理系统(GPS+PDA+GPRS+GIS)设计方案第一章前言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输变电配电线路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变得日益重要。电力线路设备巡检是电力管理部门有效保证输电、变电、配电线路及其设备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工作人员通过巡视检查,可以了解线路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备缺陷和危及线路安全的隐患,提出具体的检修内容,以便能够及时消除缺陷,预防事故发生,或将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保证线路的安全和电力系统稳定,达到电网运行“安全、经济、多供、少损”的运行目标。传统设备巡检采用的是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人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无法监督巡检人员工作状态等明显缺陷。已无法适应当前电网运行的实际需要。为了实现电力线路设备巡检的现代化管理。保证发电、输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减轻巡检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必要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开发研制一套用于电力设备巡检的智能系统-《电力智能巡检信息管理系统》,改变电力线路设备巡检的现状,提高输电、变电、配电巡视工作的水平。为电力部门提供高效、安全、智能化的巡检管理手段,实现巡检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电子信息化。第二章需求分析2.1、传统作业方式我国电力设备巡检仍然沿用“两表制”的工作方式。即:缺陷描述表和设备缺陷记录表。巡检员在发现缺陷后,要根据缺陷的具体情况查阅缺陷描述表,并按照缺陷描述表描述的顺序将所观察到的情况填写在设备缺陷记录表上。在传统巡检方式中,巡检人员需进行如下的工作:l、由巡检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每天、每周、月度、季度、双季度)沿指定的巡检线路,到各检查现场,将需要采集的有关线路设备运行状况的数据,登录到相2关的数据采集表册或卡片上;2、巡检人员回来后,由数据录入人员将数据采集表册或卡片上的数据逐一录入到电脑中;3、由数据分析人员对电脑中的线路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及整理,输出相关报表或图表。这种巡检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缺陷描述表和设备缺陷记录表的载体都是纸张,几十年不变的纸、笔人工录入方式,落后且效率低,表格填写容易产生错误,造成一些电力设备故障不能得到准确反映,延误故障及时排除。且以纸张为载体的数据记录既不易于保存又不易检索,检索费时费力。十分困难。2、在现行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减员增效的新体制下.出去巡检的人员比以前少.而需要巡检的场所、设备却很多,由于没有监督人员的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