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产过程控制和更改管理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和更改管理程序_第1页
1/8
生产过程控制和更改管理程序_第2页
2/8
生产过程控制和更改管理程序_第3页
3/8
1 目的为确定和策划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确保过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本程序规定了过程、过程更改控制管理的职责和内容。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活动和过程的策划、控制和更改控制。3 职责3.1 生产制造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3.2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过程的策划、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更改和过程能力的调查。3.3 营销采购部、综合事业部、财务部等部门协助。4 相关文件4.1APQP 参考手册4.2 工装管理程序 PX/QS2-18-20044.3 设备管理程序 PX/QS2-17-20044.4 过程审核管理程序 PX/QS2-27-20044.5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程序 PX/QS2-34-20044.6 过程设计和开发的管理程序 PX/QS2-12-20044.7 生产件批准管理程序 PX/QS2-13-20044.8 文件的管理程序 PX/QS2-01-20044.9 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管理程序 PX/QS2-09-20045 工作描述5.1 过程策划5.1.1 新产品的过程策划按《过程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进行。5.1.2 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在过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质量、采购、销售等人员组成多功能小组,编写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5.1.3 设施、设备工装的配备生产制造部负责工厂的布局,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搬运,便于产品的同步流动,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场地空间得到增值使用。必须考虑到人机工程等因素。在产品寿命周期内,设备、工装如同整个过程一样,任何部门更改或增加都要向生产制造部提出书面申请。经过生产制造部的批准后方可实施。批准的依据必须考虑到设备、工装的能力,原有设备、工装的可用性等。5.1.4 特殊特性多功能小组在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中确定的特殊特性,必须规定控制、监督和标识办法,顾客要求的或者本公司识别的特殊特性必须在图样、标准、过程流程图、控制计划、过程 FMEA、作业指导书中进行标识并规定控制要求。5.1.5 工艺验证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设备工装等必须经过工艺验证后方可投入使用,以确保工艺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工艺验证由技术质量部、生产车间的有关人员起完成。工艺验证方法按《过程设计和开发的管理程序》的相关要求执行。验证后的过程能力指数 Cpk 至少应不小于 1.33。在发生工艺更改后,应重新进行工艺验证。5.2 过程控制5.2.1 人员为使工序处于受控状态,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操作者初次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天工作开始前,操作者进行生产起始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产过程控制和更改管理程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