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甲烷内容位于鲁科版化学·必修 2 第三章第一节,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是烷烃的最简单且最典型的分子,从它可以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学习模式,对它的充分理解将对后续的有机物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这节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有机物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的组成、结构、用途;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5)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即:结构分析、推测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模型、播放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动画和实验,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2、学生动手做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探究实验,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3、从结构的角度,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4、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有序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 2、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和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其中的快乐,从而其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新知的愿望。 3、锻炼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能力,培养其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 4、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有机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加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协作精神,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了解了关于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因此在介绍这些知识时,要关注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键与物质结构理论的基本知识,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写出电子式。但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还相对较差,并且对比较抽象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因此要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真正了解,进而学习其化学性质,最终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甲烷的结构模型、化学性质、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 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取代反应 【课前准备】 (1)分组调查生活中的灶具和燃气热水器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