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国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谨) 释: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释: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治国篇 天下为公。(孙中山)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 兢 《 贞 观 政 要•公平》 房 玄 龄 语 ) 治身莫 先于孝 ,治国莫 先于公。(宋 •苏 轼 《 司 马 温 公行 状 》) 安 危 篇 居安 思 危 ,思 则有 备 ,有 备 无 患 。(《 左 传 •襄 公十 一 年 》) 释 : 居安 ,处 于安 全 的 境 况 。备 ,事 先有 准 备 。 利 莫 大 于治,害 莫 大 于乱 。(《 管 子 •正世 》) 求 木 之长 者 ,必 固 其根 本 ; 欲 流 之远者 ,必 浚 其泉 源 ; 思 国之安 者 ,必 积 其德义 。(唐•吴 兢 《 贞 观 政 要•君道》 魏 徽 上 疏 ) 释 : 浚 ,开 浚 ,疏 通 。 爱 民篇 天下之治乱 ,不 在一 姓 之兴 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清·黄宗羲) 释 : 天下的 太平或者 混乱 ,不 在于一 家的 兴 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 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 水有 源 ,故其流 不 穷; 木 有 根 ,故其生不 穷。(宋 ·胡宏) 3 释: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 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6 、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 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 释:治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