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_第1页
1/11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_第2页
2/11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_第3页
3/11
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一、危险物质及危险环境 (一 )危险物质分类、分组 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分组,目的在于便于对不同的危险物质,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下面就危险物质的分类、分组进行介绍。 1.危险物质分类 爆炸危险物质分如下三类。 (1)I类:矿井甲烷(CH: ); (2)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 (3)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 2.Ⅱ类、Ⅲ类爆炸性物质的进一步分类(级 ); (1)对于Ⅱ类爆炸性气体,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和最小引燃电流比(MICR)进一步划分为ⅡA、ⅡB和ⅡC三类。ⅡA、ⅡB和ⅡC各类对应的典型气体分别是丙烷、乙烯和氢气。其中,ⅡB类危险性大于ⅡA类;ⅡC类危险性大于前两者,最为危险。爆炸性气体MESG和 MICR对应关系见表 2--60 表 2—6 各类爆炸性气体MESG和 MICR对应表 类别 MESG/mm MICR Ⅱ A MESG≥ 0.9 MICR>0.8 Ⅱ B 0.9>MESG>0.5 0.8≥ MICR≥ 0.45 Ⅱ C MESC≤ 0.5 MICR<0.45 上述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是指两个容器由长度25mm的间隙连通,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一个容器内燃爆时,不会使另一个容器内燃爆的最大连通间隙的宽度。此参数是衡量爆炸性物品传爆能力的性能参数。上述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气等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 (2)对于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进一步划分为ⅢA、ⅢB和ⅢC三类。 Ⅲ A:可燃性飞絮。指正常规格大于500μ m的固体颗粒包括纤维,可悬浮在空气中,也可依靠自身质量沉淀下来。飞絮的实例包括人造纤维、棉花(包括棉绒纤维、棉纱头)、剑麻、黄麻、麻屑、可可纤维、麻絮、废打包木丝绵。 Ⅲ B:非导电粉尘。指电阻系数大于103Ω · m的可燃性粉尘。 Ⅲ C:导电粉尘。指电阻系数等于或小于103Ω · m的可燃性粉尘。 所谓可燃性粉尘是指正常规格500μ m或更准确细分的固体颗粒,可悬浮在空气中,也可依靠自身质量沉淀下来,可在空气中燃烧或焖燃,在大气压力和常温条件下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其中,Ⅲ B类粉尘危险性大于ⅢA类,而ⅢC类导电粉尘一旦进入电气装置外壳可直接产生电火花形成引燃源,其危险性又大于ⅢB类,是最为危险的粉尘。 3.Ⅱ类、Ⅲ类爆炸性物质的分组 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和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按引燃温度(自燃点)分为6组:T1、 T2、T3、 T4、 T5、 T6。 各组别对应的引燃温度表见2--7。 表 2---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