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_第1页
1/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_第2页
2/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_第3页
3/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概述 自19世纪开始,对短暂性(每次数分钟或数小时左右)卒中样发作即有所认识,当时的文献报道,主要涉及到一些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方面的记录。如1856年,William Savry描述了一位感染性动脉疾病的妇女,“在 5年内反复发作左侧肢体无力”。对这种发作,过去有过多种定义,如,“脑间隙性破行”,“小卒中”,“短暂性脑功能不全”等。20世纪60年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lc Attaks,TIA)”才替代了其他的定义,并被大家接受。由于对TIA的认识是逐渐成熟的,所以,对TIA的定义也是逐渐完善的。但诊断 TIA的基础仍以临床观察为主,TIA的诊断是一个临床诊断。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TIA定义为:“短暂性的,局灶性的血管源性的脑功能障碍发作。发作快,5分钟内症状发展到高峰,通常不到1分钟达高峰。发作周期多变,通常 2~15分钟,偶尔也可持续 24小时,每次发作的消失时间是多变的(通常最多数分钟),每次发作的时间越长,发作消失的时间间隔就越长,每次发作之后不留下持续的神经功能损害”。该定义的主要不足之处是:①未包括短暂性视觉功能异常(如黑朦,它是颈动脉TIA的特征性表现);②没有明确除外因脑出血等其它血管性病变导致的TIA;③没有明确神经功能损害是否同时包括症状和体征。因此,Warlow及Morris进一步补充了TIA的定义:“脑或视觉功能的急性丧失,症状持续小于 24小时,经各项检查后,推测神经功能丧失是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的血管性病变所引起”。而我国 1996年于第三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上给 TIA下的定义为:“短暂性的、可逆的、局部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反复发作,少者 1~2次,多者数十次。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以是脑梗死的前驱症状。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应在 24小时内完全消失”。 上述的TIA定义主要描述了其临床特点,指出了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且更明确地指出了神经损害包括了症状及体征。但有些TIA患者,24小时之后症状虽然消失,体征却不消失。 Julien 1984年指出,TIA中24%在 5分钟内,39%在 15分钟内, 50%在 30分钟内, 60%在 1小时内终止发作,若一次发作持续 1~2小时以上,则可能留下神经损害体征及CT显示脑梗死的现象,故他将 TIA分为二类,一类为真正的TIA(24小时之内神经损害的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另一类为短暂体征的脑梗死(CITS),即24小时之后遗留有神经缺损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