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发地质术语(英汉) 1.1.油、气藏描述 1.1.1 油(气)藏地质要素(reserv oir geology element) 指组成油(气)藏的三个主要部分-构造、储层和流体。 1.1.2 油(气)藏描述(reserv oir description) 油(气)藏描述是一项利用获取的地下信息来研究和定量描述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并进行评价的新技术,简称 RDS 技术服务(Reserv oir Description Serv ice)。其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气)藏构造形态、储层沉积特征及非均质性、储层物性及空间结构、流体性质及渗流特征等。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其描述内容有所差别和侧重,但都要围绕油(气)藏具体特点和生产需要来进行。 1.1.3 油(气)藏地质模型(reserv oir geological model) 指将油(气)藏的各种地质特征概括和抽象出来,使其成为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及变化定量表述出来的油(气)藏缩影或复制品(模型)。它由构造模型、储层模型、流体模型三部分组成,是油(气)藏描述的最终成果。 1.1.4 构造模型(stru ctu ral model) 指定量表述油(气)藏构造类型、形态特征、断层性质及分布等的地质模型。 1.1.5 储层模型(reserv oir model) 指定量表述储层性质、连续性、非均质性、物性参数及变化、裂缝特征等的地质模型。 1.1.6 流体模型(flu id model) 指定量表述储层内流体性质及分布等的地质模型。 1.1.7 油(气)藏地质模型分类(reserv oir geology model classification) 指根据不同的因素和目的划分的地质模型种类。地质模型种类繁多:按勘探开发阶段分为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按油(气)藏要素分为圈闭模型、储层模型、流体模型;按油(气)藏组成因素分为形态模型、结构模型、空间组合模型、参数模型、流体类型及分布模型;按油(气)藏部位分为单井模型、剖面模型、平面模型、立体模型等。 1.2 地下构造 1.2.1 构造(stru ctu re)与地下构造(u ndergrou nd stru ction) 构造是指岩体和岩层在地球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褶皱、断层、裂缝、劈理等。埋藏在地下的构造称为地下构造。 1.2.2 古构造(palaeostructure) 指在某一地质时期以前形成的构造。 1.2.3 背斜(anticline)与向斜(syncline) 由于地壳运动等作用,使岩层发生弯曲,倾向相背,向上凸起部分叫背斜,亦称背斜构造;倾向相向,向下凹陷部分叫向斜,亦称向斜构造。背斜核部的岩层较两翼岩层老,向斜则相反(图 1.2.3)。 背斜构造是油、气聚集最有利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