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石质文物的保护主要包括:清洗、加固、防护三个环节。 1.清洗 石质文物的清洗对象是石质表面的一切有害物质,包括微生物、杂草、可溶盐、难溶性硬壳、灰尘烟垢等。 清洗方法按清洗剂和处理技术的特点可分为两类:水清洗法;化学清洗法; 1.1 水清洗法 这种清洗方法对清除石质文物中的可溶盐很有效。其处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操作方法。 (1) 水浸泡法适用于小型石质文物,其方法是把石质文物浸泡在去离子水中,但如石质品的状况不是很好,完全浸泡出言除盐就比较危险,因为快速的水合作用可快速溶盐会导致石质品出现块状脱落。 (2) 水蒸气清洗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已损坏的多孔石质品表面、文物雕刻品、古建筑表面。工业上实现压力是(5—10)×10 5 Pa,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3) 雾化水淋洗法水通过很窄的喷嘴喷出,形成雾化的水。雾化水在空中慢慢地落在石质文物的表面。这种淋洗作用很轻柔,不会产生任何冲击作用。而且清洗也比较块,因为雾化水覆盖地面积大。 (4) 吸附脱盐法方法能延长水与石质表面接触的时间,同时降低水的渗透深度。其方法是用一些纤维材料作吸附剂,如纸浆、纸巾、脱脂棉、木浆、海泡石和活性白土等粘土矿物。先用去离子水润湿吸附材料,将纸浆等敷于要清洗部位,为了防止水的快速蒸发可用塑料薄膜将吸附材料覆盖起来。经过一定的时间揭开薄膜,随着吸附材料内水分的蒸发,所吸附的结晶盐析出。多次重复操作,通过测吸附材料的电导率恒定时,就说明清洗到位了。用其他化学溶剂湿润吸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掉石质文物表面地非水溶性物质。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吸附脱盐法很实用,效果也很好。 1.2 化学 清洗法 ( 1 ) 强酸强碱清洗法 此法在工业上常用,但在石质文物上不宜用。 ( 2 ) 离子交换树脂清洗法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得到去离子水外,用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糊状可以用于清除石质文物表面的污染物。根据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的化学性质,他们可呈现酸性或碱性。可溶解碳酸盐,硅酸盐、硅石等。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其溶解作用相当缓慢,并且只在湿润的离子交换树脂与石质表面接触的部分才发生溶解,而只要刮掉糊状物,溶解反应马上停止,没有任何渗透的危险。所以比较好控制。 在文物保护中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必须纯(分析纯),而且颗粒要细(100—200 目),这种方法的费用很高,适宜清洗价值比较高的石质文物。 ( 3 ) 胶粘性糊状物清洗法这种糊状物可在弱减溶液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