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右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是诊断先心病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绝大多数先心病患者均需进行心导管检查,尤其是婴幼儿,因年龄愈小,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愈不典型,心导管检查则有助于确诊。对一些复杂的先心病单凭症状查体和其他非创伤性检查(X 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是难以确定诊断的,而必须进行心导管检查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才能确诊。自 Forsmann 于一九二九年首先用心导管进行右心导管插管以后,引起了临床家对此检查的广泛重视,至一九四五年右心导管检查方法已日趋完善。先心病进行心导管检查可直接测定有关部位(上下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氧含量及其压力变化(有时也可测左房、左室及肺静脉),根据资料判断缺损部位,计算分流量并估计缺损大小。必要时还可进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以明确心血管畸形的性质、程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为手术提供详尽的资料。一、右心导管临床应用右心导管术是一种有创介入技术,需要将心导管经周围静脉送入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在腔静脉及右侧心腔进行血流动力学、血氧和心排血量测定,经导管内注射对比剂进行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动脉造影,可以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用于诊断简单(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复杂(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的先天性心脏病、判断手术适应症和评估心功能状态。1、心导管进入异常径路以诊断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房间隔缺损,心导管可以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从而帮助诊断并判断缺损大小,(注意卵圆孔未闭导管亦可由右房进入左房)。又如动脉导管未闭,导管可由肺动脉经未闭导管入降主动脉。从而帮助诊断并与主,肺动脉隔缺损相鉴别。2、测定心脏各部的血氧含量以判断有无左至右的分流,如房间隔缺损,则右心房血氧含量增高,表示在心房水平有左至右的分流。测定动脉血的饱和度可以判断有无右至左的分流。如法乐氏四联症(要除外其他可以降低血氧饱和度的情况)3、计算心排出量及分流量:(根据动、静脉血氧含量之差及每分钟耗氧量,按 Fick 提出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心排血量。再根据左右心排血量不等可计算出分流量。4、测量心血管腔内压力通过心导管可记录出各心血管腔内压力曲线变化,以帮助诊断。如肺动脉瓣狭窄,可分析从肺动脉到右心室的连续压力曲线以得到明确的诊断。5、计算血流阻力:根据心血管腔压力及心排血量,按水动力学的公式可计算出血流阻力,如肺动脉高压,则肺循环阻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