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20115GWTJ 003—2021 1 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管理职责、策划、支持、实施和运行、检查、管理评审。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150-2015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碳排放 碳排放单位在核算边界内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的形式表示。 [GB/T 32150-2015,定义3.7] 碳排放源 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物理单元或过程。 碳排放管理体系 用以建立碳排放管理方针、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碳排放管理绩效 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有关的、可评价的结果。 碳排放管理方针 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碳排放管理绩效的宗旨和方向。 碳排放管理目标 为满足碳排放方针而设 定、与改进 碳排放管理绩效相关的、明 确 的预期结果或成效。 碳排放管理指标 Q/120115GWTJ 003—2021 2 由碳排放管理目标产生,为实现碳排放管理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的、可量化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碳排放单位或其局部。 碳排放单位 具有二氧化碳排放行为的法人单位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碳资产 碳排放单位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碳评估 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碳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识别改进机会的活动。 4 总则 碳排放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持续改进碳排放管理绩效,要求碳排放单位遵循“策划-实施运行-检查- 改进”程序,针对碳排放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策划并提供资源,通过实施控制及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并将碳排放管理融入到碳排放单位的日常活动中。为此,碳排放单位应: a)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社会责任等外部环境,以及自身需求、能力等内部环境,建立并运行碳排放管理体系; b) 根据所处地理位置、运营场所、组织 结 构 等确定碳排放管理体系的范 围 和边 界 ; c) 通过策划可行的方 案 ,建立并运行相应的程序,以达 到预 期 目的并持续改进碳排放管理绩效。 5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