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碳酸氢铵工艺技术方案 4.3.1 碳铵装置工艺概述 4.3.1.1 产品规模和规格 (1)年操作日 年操作日:300 天/年 (2)产品产量 时产量:农用碳铵31.25 吨+食品碳铵14.58 吨 日产量:1100 吨 年产量:330000 吨 (3)产品规格 农用碳酸氢铵产品质量符合国标GB3559-2001 的规定,主要指标见下表: 表4-9 碳酸氢铵主要质量指标表 项目 指标 湿碳酸氢铵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氮含量(N) ≥ 17.2 17.1 16.8 水分(H2O) ≤ 3.0 3.5 5.0 注: 优等品和一等品必须含添加剂。 食品碳酸氢铵产品质量符合国标GB1888-2008 的规定,主要指标见下表: 表4-10 350t/d 食品碳铵质量指标表 项目 指标 总碱量(以 NH4HCO3计),w/% 99.2~100.5 氯化物(以 Cl 计),w/% ≤ 0.003 硫的化合物(以 SO4计),w/% ≤ 0.007 不挥发物,w/% ≤ 0.05 砷(As),w/% ≤ 0.0002 重金属(以 Pb 计),w/% ≤ 0.0005 4.3.1.2 碳铵装置工艺技术方案 (1)工艺生产方法的比较 碳化生产流程根据压力的不同总的可分为低压碳化和高压碳化。目前生产中采用的有以下几种操作压力: 1) 低压碳化 采用低压碳化压力为0.3~0.34MPa 进入碳化系统。 2) 高压碳化 采用高压碳化压力为0.6~0.7MPa。 (2) 工艺技术选择 碳化生产流程操作压力虽有大小不一,但碳化系统的生产工艺过程和操作控制原理相同,上述二种方法技术均成熟可靠。由于高压碳化不但可以把原料气中二氧化碳和氨清除得比较干净,而且该项目是由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以氨及副产的CO2和部分弛放气为原料生产碳酸氢铵。因此本项目的可研报告则选择采用 0.7MPa 左右高压并联碳化流程,用浓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出成品农用及食品碳酸氢铵作为碳铵装置的工艺方案。 (3)碳铵装置工艺原理及流程叙述 1) 工艺原理 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在很早以前就用于焦炉气深度冷冻前少量二氧化碳的脱除,我国的小合成氨厂将此法发展成为碳化法合成氨生产流程。 氨水溶液的碳化过程是一个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其总反应如下: CO2+NH3+H2O=NH4HCO3 吸收过程的总反应按如下两个反应进行: 2NH3+CO2+H2O=(NH4)2CO3 碳酸铵 (1) NH3+CO2+H2O=NH4HCO3 碳酸氢氨 (2) 实际上的反应过程是氨与二氧化碳首先反应生成氨基 甲 酸铵 2NH3+CO2=NH4COONH2 氨基 甲 酸铵水解 进一步 反应生成碳酸氢铵 NH4COONH2+H2O=NH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