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崇拜与四川客家神榜文化 . 客家人由于地处偏僻山区,祖先崇拜观念较为浓厚,且成了客家族群最典型的人文特征。四川客家(“广东人”)也是如此,如成都东山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观念要比其他的成都人强烈。[1]目前关于客家祖先崇拜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田野考察个案和相关论著。但研究主要局限于粤、闽、赣等主要客家地区,由于客家各地区的祖先崇拜形式和内容都有区别,因此粤闽赣客家大本营以外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学术界把祖先神榜的写法看成识别四川客家文化的三大标志之一,[2]可见神榜文化是客家文化的典型。客家神龛是祭祀祖先的祭坛,作为祭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的客家神榜(或称龙榜)包括祖先牌位、神匾和神联三部分,是祖先崇拜重要的载体和客家祖先崇拜的集中体现,其文化几乎浓缩了客家祖先崇拜文化内涵的全部,是研究客家祖先崇拜的切入点。由于四川客家以成都东山地区为主要聚居区,为此,本文以成都东山客家地区的神榜进行重点考察,试图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四川客家祖先崇拜文化的内涵和区域特色。 一、四川的客家神榜 祭祀祖先要有祖先的象征物。文字出现以来,人们用书写死者代号的木牌作神主,为了祭祀时神主能直立,木牌下端加上较宽的底座,这就是“木主”,亦称“神主”、“牌位”、“灵位”或“灵牌”等,代表祖先的存在。中国人的祖宗牌位,是一块长方形的木片,就是“且”字,甲骨文是象形的阴茎。牌位的运用正好与传统的生殖器崇拜关联。祖先崇拜观念源于古代的鬼魂观念,视祖先为神灵而祭祀,想得到祖先的保佑。武王伐商是用车载着他祖先的牌位战斗的。即《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兴兵伐商纣王,为文王木主,载车中,置于中军。”客家移民的祖先崇拜文化心理中,亡故祖先的神灵具有巨大的赐福和作崇功能,人生的生死祸福与祖先神灵有密切的关系,祖先在客家祖先崇拜中有强大的宗教信仰力量。 (一)客家祖先牌位 祖先牌位是汉族各民系家庭奉行祖先崇拜的特有标志,是祖堂必供之物。其质料分木牌和红纸两类,木牌多为篆刻,红纸则为墨书。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是堂屋上供奉祖先牌位的差异。即湖广人神榜正中是“天地君亲师”,旁小字书先祖、观音及其它神位,神匾也多为“祖德流芳”,神联多为“忠孝传家远,诗书处世长。”而四川客家人的牌位很少有“天地君亲师”作抬头,而是直书“某氏堂上历代高曾远祖考妣神位”或“某氏堂上历代先祖考妣香位”,两边的神匾、神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