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教育督导评估基础数据统计表 (教育事业发展)填报说明 一、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表一 1.主要功能:统计3-18 岁人口总量,分析各年龄组人口构成和流动等情况。 2.填表说明: ( 1)表中“本地户籍人口”的数据来源为,户籍管理机关、县级统计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供及入户调查登记。 ( 2)表中“本地未报户籍人口”的数据来源为,入户调查登记、学校提供、村(居)组织提供。 ( 3)表中“外来常住人口”的数据来源为,流动人口管理机关提供、学校提供、村(居)组织通过出租房业主调查登记。 ( 4)填报本表,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计时,存在“县外”和“县内外乡”的流动人群;以县为单位统计时,不存在“县内外乡”流动人群,栏目6 和 9 的数据成等量关系,来去进出抵消,总和为零。 3.表中栏目关系:1=2+3+4, 7=5+6, 10=8+9, 5+6≠ 2, 10=4(乡镇统计), 8=4(县统计), 14=11+12+13, 16=14+15。 二、关于教育事业发展表二 1.主要功能:统计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分析在校学生的构成情况,本表与表一有对应和关联的关系,可以对应计算比例。 2.填表说明: ( 1)表中“在校学生”,是指在本辖区内学校就读,取得学籍编列学号和列入教育事业统计年报的学生。本表的统计数据与当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幼儿园(班)、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 2 业教育(学校)、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综合统计报表)填报的数据应为等量或大体相当。 ( 2)本表“其中”栏的6 个项目中,栏目9、 10、 11、 12、19、 20、 21、 22 与表一栏目2、 3、 8、 9 有对应关系;栏目13、14、 23、 24“借读”指的是计入本校教育年度统计报表的学生数,属于学生与学籍分离情况。 ( 3)本表以乡镇(街道)统计填报时,“其中”栏的所有栏目都有可能存在人群;以县为单位统计时,栏目13 和 23“来自县内外乡”应当为零。 3.表中栏目关系:1=8+18, 8=2+3+4+5+6+7=9+10+11+12,18=15+16+17=19+20+21+22。 4.本表与表一的若干关系: ( 1) 本表宾栏序号10 和 20 与表一宾栏序号8 的数据应当大体相当或等量。 ( 2) 本表宾栏序号12 和 22 与表一宾栏序号3 的数据应当大体相当或等量。 ( 3)本表宾栏序号9、 19 加上表下补充统计数与表一宾栏序号 2- 5 或 2- 7 的统计数据,在入学率100%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为等量。 ( 4)本表宾栏序号8 和18 各年级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