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前言】种子形态构造是鉴别植物种和品种的重要依据,同时与清选、分级与安全贮藏有密切关系。同一科属的种子,不仅在形态上有相似性,而且在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方面亦有共同之处。 一、种子的形态特征 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形状、大小(千粒重)、种皮色泽及附着物,种皮上的网纹结构等。它们是种子鉴别、清洗、分级、包装和检验的重要依据。 (一)形态:种子的形状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主要有圆球形、椭圆形、扁形、肾形、盾形等。 (二)大小:不同植物间的种子大小可以非常悬殊,大可超过成人拳头如椰子,小如某些兰科植物的种子象尘土般细微。种子的大小通常以长、宽、厚或千粒重表示。长宽厚在种子清洗上有重大意义。 在生产实践中则常以千粒重作为指标一般可将种子依大小划分为 4 个等级(表 2-1 主要作物种子的大小、重量与分级参考表): 1 .大粒种子 平均每粒种子在一克以上者和平均每克种子在 1 -1 0 粒以内,如佛手瓜、莲子等。 2 ..中粒种子 平均每克种子含有 1 1 -1 5 0 粒,如甜瓜、萝卜等。 3 .小粒种子 平均每克种子含有 1 5 1 -5 0 0 粒,如甜椒、韭菜等。 4 .细粒种子 平均每克种子含有 5 0 0 粒以上,如芹菜、兰花等。 (三)色泽和斑纹:种子含有各种颜色,使种子外表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斑纹。在实践中往往可以根据颜色来鉴别品种。例如菜豆的种子就有白、黑、褐、黄、灰、红、橙、蓝色之分。这些颜色还各有深浅之别,同时还常在底色上嵌有各色花纹。 (四)其它表面性状:种子的表面还常有一些其它的性状,如光泽(菜豆)、表皮毛(棉花)、凹凸不平(洋葱)、浮雕状花纹(苦瓜)等。 二、种子的构造 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它的基本结构却非常相似,都可以分为种皮、胚和胚乳(有些种子成熟时退化)三部分(如蓖麻、番茄,图 2 -1 )。 (一)种皮(果皮):在生产上有些果实也常作为“种子”播种。例如禾谷类的颖果、菊科的瘦果、伞形科的双悬果等,所以在此将种皮和果皮的构造放在一起说明(如水稻、小麦的颖果,图 2 -2 )。 种皮(果皮)是包围在胚和胚乳外部的保护组织。它们的厚薄、结构的致密程度、细胞壁的加厚程度,所含的各种化学物质(单宁、色素等),都会影响到种子的休眠、寿命、萌发、干燥、果皮和种皮的表面情况(如光滑程度、有无表皮毛、花纹、颜色等),可作为种子鉴别、清洗和加工的依据。 种皮分内外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