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2 0 1 1 0 6 0 1 1 2 4 4 2 0 1 1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 班 科学本质观的定义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科学的本质探讨的是科学本体论的问题, 它要回答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所有科学研究者以及科学教育者和学习者, 在接触科学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科学本质概念的哲学发展, 从传统的实在主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 以至于对传统知识论的质疑与批判, 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前四者统称为客观主义,主张知识是外在客观的实体, 科学探索的过程不包含人的价值观;后现代主义则认为知识不是外在客观的实体, 而是个人内在经验的自我建构, 科学探索过程是在人类价值观下形成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科学方法是唯一合理的认识世界的方法;科学知识是与经验事实相符合的;科学的理论模型是正确无误的;科学发展是事实的积累和永恒真理的积累;科学家是公正无私的。这样的科学观自然就导致了科学万能论,科学也已形成了一种话语霸权。 (一)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 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也称为归纳主义科学本质观,它的要义是:科学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法导出来的知识。科学始于观察,科学是以我们能看到、听到、触到的东西为基础的。个人的意见或爱好和思辨的想象在科学中没有地位,科学是客观的。科学知识是可靠的知识,因为它是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而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的观察者应该具有正常的未受伤害的感官,应该忠实地记录下他所能看到、听到等等的东西,作为和他正在观察的情况有关的事例,而且他在做这些事时不能带有任何成见。 (二)理性主义的科学本质观 理性主义认为,一切知识均源于理性所显示的公理。理性主义的知识观把知识当作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习就是要获得这些客观知识。理性主义知识观以哲学上的唯理论为哲学基础,其主要代表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等人。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时代,知识就被认为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是不可靠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正的知识世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理性思维置于重要地位,明确了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知识与主体的关系,即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康德虽然承认感性直觉的意义,但却认为经验之所以可能,仅仅是由于给予感觉以组织的、具有普遍性的“自我意识”或“统觉”。他说:“如果不能被接纳到意识里边,那么,一切直观对于我们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就跟我们毫不相干。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