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类风湿性关节炎(RA)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物。非选择性 NSAIDS: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吡罗昔康等COX-2 选择性 NSAIDs:塞来昔 xx选择应用 NSAIDs 时,应全面评估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胃肠道安全性;对胃肠道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低危的人群,建议可以选择非选择性NSAIDs;对单纯性胃肠道不良事件高危的人群,可以应用 C0X-2 选择性 NSAIDs、非选择性 NSAIDs 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或米索前列醇治疗;对心血管不良事件高危人群以及肾功能减退者,使用 NSAIDs 时需谨慎,并避免大剂量和长时间使用。2、糖皮质激素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但是长时间使用可引起水、盐代谢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等不良反应。但在下述情况可考虑适当使用:如急性发作期伴有发热、多关节肿痛、用 NSAIDs 无效者;或伴有严重关节外表现(如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神经系统病变、重度巩膜炎、Felty 综合症等)。使用激素量可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而定。对于抗慢性关节炎药物难以控制的 RA,宜用小剂量激素维持,一般为泼尼松 5~10mg/d,病情严重者短时间内可给予中等或大剂量,待取得疗效后再调整剂量至最小;对全身症状已控制,仅留 1~2 个关节症状较重者,可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常用制剂如曲安奈德2.5~10mg/次或醋酸倍他米松1.5~2/66.0mg/次,一年内同一关节内用药一般不得超过 3~5 次。全身用药者建议每天加服钙剂 1500mg,维生素 D400~800IU,以预防骨质疏松。3、改变病情药(DMARDs)该类药物起效时间较慢(需要 3~6 个月),故又称慢性用药。抗疟药:磷酸氯喹 150~200mg/d、硫酸羟氯喹 300~400mg/d;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血细胞减少,神经肌肉症状,心脏毒性,长期使用可造成角膜蓄积,致角膜损害,视网膜炎,严重者可引起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柳氮磺吡啶:推荐剂量1.5~3.0g/d,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和神经系统表现,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眩晕等,其他有皮疹、男性精子数减少和骨髓抑制等。青霉胺:宜从小剂量开始治疗,缓慢加量至0.25~0.5g/d。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味觉异常、血细胞下降、蛋白尿、血尿、重症肌无力,偶尔出现 Goodpasture 综合症。金制剂:金制剂有口服金和注射金两种,注射金常用的有硫代苹果酸金钠、硫代葡萄糖金和放射性胶体 198金(可做关节腔内注射)。口服金制剂金诺芬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