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辩论赛 高等教育宽入严出

辩论赛 高等教育宽入严出_第1页
1/10
辩论赛 高等教育宽入严出_第2页
2/10
辩论赛 高等教育宽入严出_第3页
3/10
首先让我们明确几个概念。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与技能人才的教育,包括全日制和成人教育两种,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专门人才。“宽进严出”则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在学生入学时,标准有所放松、数量有所扩大;其次,在学生毕业时,严格、不放松地执行毕业标准。而我们判断高等教育应该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的标准在于,二者谁能够何者更能在满足个人发展的情况下,促进社会进步。下面,我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第一,高等教育的宽进严出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科学技术以生产力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出现更加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而宽进严出在让更多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通过严格的教学制度、严格的专业考试来保证毕业生的素质,体现了高校对社会的负责,同时也有利于合格大学生的培养,有利于我国从“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型,有利于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第二,宽进严出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1999 年国务院《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的要求,在这样的指引下,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 1999 年的 10.5%提升到了 2009 年的 23%。由此可见,“宽进”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了高等教育,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第三,宽进严出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如果在学校不管是否努力学习,考 60 分和考 90分都拿同样的毕业证,这种“无差别人类劳动”在教育上得以实现的话,那么难免有人会做出与自己初衷相违背的事情。相比之下看,宽进严出通过竞争与淘汰机制,既防止“次品”流入社会,又有利于鞭策和激励受教育者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成长成真正的人才。第四,虽然中国目前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会限制“宽进严出”这种模式的发展,但是宽进严出并非完全不可行。据 2008 年《中国教育报》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的 0.6%,这一指标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为 4%,也就是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仍处于低水平状态,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有非常大的投资空间。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高等教育应当宽进严出。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认为大学宽进严出比严进宽出更有利.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宽进,宽进就是指在质上要放松入学标准,在量上要扩大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辩论赛 高等教育宽入严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