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在线监控综合管理平台介绍1 背景概况随着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长期以来,对于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环保监督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超标排放和偷排现象时有发生,环境监察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压力更大。2 建设要求为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兼容性,建设系统必须满足以下重点要求:1)系统采用 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操作人员在使用本系统时无须安装任何客户端本地软件,只要有电脑和网络的情况下,随时随地都可登陆本监控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监控。当本系统在升级以及维护时,在服务器端做统一部署即可,客户端无须做任何改动。2)数据模型建设必须满足《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212-2005)要求;《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T477-2009)3)系统的假定和约束:系统可使用 GPRS 无线传输或者以太网方式采集排放口数据;需配置一台连接在 Internet 上有固定 IP 的主机。3 建设目标结合环保部门的实际情况,规划一套符合环保部门需求的规范化、智能化、高效化的信息化系统。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挖掘、空间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对污染行为、污染因子高效管控,对环境保护的各类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突破单纯的物理世界空间的概念,进行全面立体感知,资源优化整合,全面建立集“动态立体感知、远程移动应用、智能信息管理、智慧决策应用”为一体的环保服务平台,结果以更智慧的方式保护全市人民的生态居行,服务经济、确保安全,为环境信息化建设突破当前困局、为实现“智慧环保”做出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持续推进“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4 建设原则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系统在构架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环保管理整体发展需求,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设计,必须遵循以下技术原则:(1) 规范性原则通过系统建设,进一步理清业务规范和流程,使业务执行规范化、业务办理流程化、管理维护方便化、信息系统模块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环保部门的职责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增强环境监管、治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2) 实用性原则充分考虑当前环境管理工作实际,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保证系统实用性。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减少重复投入。(3) 先进性原则在注重系统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