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轨道电路预叠加ZPW 一2000A 电码化 一、 叠加 在交流电气化牵引区段,通常采用与 25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 移频机车信号信息的电码化方式。所谓“叠加” 即在轨道电路传输通道内,轨道电路信息和机车信号信息同时存在。传输继电器的作用是在发码时机到来之际,将发码设备与轨道电路设备并联,两者同时向轨道传输通道发送信息。 二、预叠加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提速区段对机车信号和超速防护有了更高的需求(即在发码区段内,保证机车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二均连续)。目前的“切换和叠加” 电码化技术已不满足提速要求,必须在原有电码化“叠加发码” 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叠加预发码” 方式,才能保证列车接收地面信息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连续。“预” 就是在列车占用某一区段时,其列车运行前方,与本区段相邻的下一个区段也开始发码。 三、 预叠加原理 电码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为:正线区段(包括无岔和道岔区段)为“逐段预先发码(简称‘预叠加’)” ,保证列车在正线区段行驶的全过程,地面电码化能不间断地发送机车信号。侧线区段为占用发码叠加发码。 图LC9-3 预叠加原理 我们以下行正线接发车为例(站场示意见图LC9-3),略述正线区段逐段预先发码的应用原理。接车进路、发车进路ZPW--2000A 电码化发送设备采用“N+l”冗余方式设计。图l中粗线表示的是站内电码化范围。与下行电码化方向相对应,迎着列车行驶方向进行发码,进路内每一轨道区段均设置一台传输继电器CJ。发送的I 、Ⅱ路输出分别与相邻轨道区段的CJ 相连,即 I 路输出若连A、C、E.G 区段的C J,Ⅱ路输出则连B、D、F、H 区段的CJ. ⑴列车进入 YG 区段时,接车进路已排通,即正线继电器ZXJ↑,进站信号开放,LXJ↑,则接车电码化继电器 JMJ↑。直到列车进入 D 股道,DGJF↓,切断 JMJ 的KZ 电源,JMJ 才落下,表明接车电码化已结束。 列车进入 YG 区段,YGJF↓,传输继电器电路中 ACJ↑,发送设备 I 路的移频信息叠加进 A 区段的轨道电路信息中,站内电码化开始工作,预发(叠加)第一个码。 (2)列车进入站内电码化第一个区段A,ADGJF↓,ACJ 通过自闭电路保持吸起,发送设备 I 路输出继续向 A 区段轨道传递机车信号信息,同时 BCJ↑,发送设备Ⅱ路的移频信息叠加进 B区段的轨道电路信息中,使列车运行在 A 区段时,B 区段已预先发码。同样,列车进入 B 区段,BDGJF↓。BC J 通过自闭电路保持吸起,发送的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