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章 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 11.1 概述 1950 年 意 大 利 米 兰 的 C.Veder 开 发 了 地 下 连 续 墙 的 施 工 技 术 , 并 最 早 应 用 于Santa Malia 大 坝 的 防 渗 墙 ( 深 达40m) 中 。 50 年 代 后 期 传 入 法 国 、 日 本 等 国 , 60 年 代 推 广 至 英 国 、 美国 、 前 苏 联 等 国 , 世 界 各 国 都 是 首 先 从 水 利 水 电 基 础 工 程 中 开 始 应 用 , 然 后 推 广 到 建 筑 、 市政 、 交 通 、 矿 山 、 铁 道 和 环 保 等 部 门 的 。 60 年 代 , 日 本 开 发 了 许 多 连 续 墙 施 工 机 具 , 之 后 ,地 下 连 续 墙 的 施 工 技 术 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得 到 了 较 广 泛 的 应 用 。早 期 的 地 下 连 续 墙 多 用 于 大 坝的 防 渗 墙 , 一 般 是 在 地 下 先 凿 出 一 条 沟 槽 , 然 后 浇 灌 混 凝 土 以 形 成 一 透 水 性 很 低 的 薄 膜 , 由于 其 目 的 主 要 是 隔 水 , 因 此 对 墙 面的 垂直度、 平整度及混 凝 土 的 强度的 要 求并 不严格, 主 要是 控制其 水 密性 。 1961 年 法 国 巴黎费利 浦大 楼深 基 础 工 程 首 先 成 功地 采用 了 较 高精度的 地下 连 续 墙 技 术 , 这是 地 下 连 续 墙 施 工 技 术 在 高层建 筑 中 的 首 个应 用 实例。 我国 也是 较 早 应 用地 下 连 续 墙 施 工 技 术 的 国 家之 一 , 首 先 应 用 是 水 电 部 门 于 1958 年 在 青岛月子口水 库建 造深20m 的 桩排式防 渗 墙 以 及在 北京密云水 库建 造深 44m 的 槽 孔式防 渗 墙 。 1971 年 在 台湾地 区的 台北市 吉林路中 国 国 际银行大 楼中 采用 了 地 下 连 续 墙 , 墙 厚550mm, 深15m, 是 国 内 也是 东南亚地 区首 先 应 用 在 高层建 筑 中 的 地 下 连 续 墙 工 程[109]。 1977 年 在 上海研制成 功了 导板抓斗和 多 头钻成 槽 机 之 后 , 首 次用 这种机 械施 工 了 某船厂升船机 港地 岸壁, 为我国 加速开 发这一 技 术 起到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