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目标】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2.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3.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课时计划】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虽有嘉肴》,第二课时完成《大道之行也》。第一课时学习《虽有嘉肴》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帖《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等等。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自主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注意,认准字形嘉肴(ydo)自强(qidng)兑命(yuQ)学学半(xido)弗学(fd)教学相长(zhdng)2.文言知识梳理(1) 古今异义词① 虽有至道古:即使今:虽然② 不知其旨也古:味美今:意义③ 教然后知困古:困惑今:困难④ 教学相长也古:促进今:增长(2) 一词多义(2)仿写句子“虽有……弗……不知① 学学学半(xido)(教导)学学半(XUQ)(学习)②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不知其旨也(它的)(3)词类活用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味美。(4)通假字① 兑命:“兑”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② 学学半:“学”同“xido”,教导。3.《礼记》简介了解《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扫清文字障碍。2.自读课文,对照诠释了解文章的意思。3.《虽有嘉肴》写的是什么内容?【交流点拨】短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步骤三质疑问难深层探究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交流点拨】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用“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2.解读句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1)翻译此句的大意【交流点拨】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品尝,不知道它的甘甜、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不知道它的好处。交流点拨】虽有异想,弗闻,不知其妙也;虽有万卷书,弗读,不懂其道也。步骤四探究主旨把握主题1.若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你会选哪个词?它是何意?【交流点拨】“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