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多层螺旋 CT 临床应用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曾庆思 一、胸部多层螺旋 CT检查方法 目前在医院里应用的多层螺旋 CT (MSCT)有 4 排、8 排、16 排、32 排、40 排、64 排等类型,这里的排是指每次扫描时,CT 的球管转 1 圈能同时扫描的层数。MSCT 采用大容量的球管进行扫描,因此 MSCT 可进行连续性不间断的全身 CT扫描,扫描时间短,一次屏气完成兴趣区域的容积扫描和采样。无间隔的容积资料,重建出来的图像显示解剖结构无重叠,不易遗漏细小病灶。同时可进行大范围的精细扫描,病灶上下径线能更精确测量,重组的图像分辩率大为改善。可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心血管搏动伪影大为减少。危重病人、婴幼儿、老年人易配合。 (一). 多层螺旋 CT 在肺部结节诊断的应用 1. 以病灶检出为目的 从肺尖到肺底的全肺螺旋式扫描,特别是临床高度怀疑肺内有结节可能,或发现更多结节将改变该病人的临床处理时。建议从肺底往肺尖扫描,薄层 5mm,低毫安50~100mA,螺距〈1.5。 2. 以病灶定性为目的 (1) 螺旋式扫描: 病灶≤3cm 时,层厚 1~3 mm,螺距1~1.5;病灶>3cm,层厚可用 3~7 mm,螺距1~1.5,120~140KV,250~300 mA。原始数据按不同要求作后处理,包括缩小 DFOV(18~25cm),标准及高分辩计算法重建,重叠重建图像。在三维成像方面可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容积成像(SVR),最大密度投影(MIP)。 (2) 螺旋 CT 增强扫描: 定位扫描后,首先用 3mm 层厚螺旋平扫病灶,然后静脉注射 100ml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300mgI/ml),注射速度2~3ml/s,于注射造影剂后 30s、60s、90s、120s、180s 分别扫描病灶。 (3)肺灌注扫描: 对病灶进行平扫,层厚 5mm,确定肿块中心层面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时间为 1S/圈,数据采集时间 40S,采用大扫描野,标准重建算法,120KV,80mA。非离子型碘造影剂(300mgI/ml)50ml,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速率为 4ml/S,扫描延迟时间为 5.6S。扫描数据传输到后台工作站,用 CT 灌注软件包进行制图和分析,确定域值为-80~250Hu,以病变的最大层面作为分析计算层面,该层面的肺动脉主干或右心室选为流入动脉,相应的降主动脉选为流出静脉。根据计算机软件计算出的血容积图,选取该感兴趣区的最大血容积区域,在此区域分别确定病变相应的血流量(BF),血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性(PS),兴趣区域面积大于 15mm2。 3.临床应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