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活检在诊断中的必要性 肾活体组织检查简称为肾活检,就是用穿刺针或外科手术的方法从肾脏取出少许肾组织以进行病理学检查。 肾活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能对许多肾脏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其价值是其他血、尿化验所不能替代的。一些研究表明,肾活检后临床诊断的修正率达 34-63%,治疗方案的修正率达 19-36%。可见,肾活检确实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近十几年来,肾活检操作技术取得了非凡的进步。这一方面是由于穿刺针的改进,另一方面是由于超声技术的应用。在超声指导下,医生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肾脏的大小与结构,从而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取材的成功率。也正因为如此,肾活检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开展的一项检查手段。 在糖尿病出现肾脏损害的患者中典型的糖尿病肾病占 60%,另有 13%更符合缺血性肾脏病,其余 27%合并其它肾脏病(膜性肾病、IgA 肾病等)。因此,对表现为显著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快速恶化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临床观察也表明,把握好肾活检的指征,做好术前准备,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活检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比其它肾脏疾病的患者高。需要指出的是,2 型糖尿病出现糖尿病肾病时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远比 1 型糖尿病低,而且与病程密切相关。我们自己的观察,微量白蛋白尿期、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依次为29.3%、46.0%和 77.4%。因此,应该客观地评价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虽然,1 型和 2 型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非常相似,但是1 型患者的病变更为典型,而 2 型患者的病变就较为多样,往往受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肾缺血等因素的影响。当然,肾活检组织切片发现较具特征性的病变(KW 结节、微血管瘤、渗出性病变)有助于作出诊断,但不要疏漏一些早期病理改变[肾小球和(或)肾小管肥大,GBM 和(或)肾小管基膜均匀增厚,出、入球动脉透明变性],尤其是在合并其它肾脏病的情况下。 微量白蛋白尿检测无法对一些“正常白蛋白尿”的早期病例做出诊断,有必要结合 GFR测定和动态监测血压对这些患者的诊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糖尿病肾病不同于一般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应该对其特殊性有所认识,要正确理解糖尿病肾脏损害病因的多元性,借助肾穿刺活检和病理检查,提高糖尿病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 肾穿刺 肾穿刺 肾穿刺的临床意义: 肾穿刺renopu nctu 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