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2000年以来博士学位论文综述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一、学位点概况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2002年成为华东师大教科院中独立建制的研究所。目前全所共有教师14名,其中13名获有教育学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5名,兼职教授3名。1986年成为全国首批设置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之一,1993年设置了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现设高等教育学学科点,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之一二十年来,共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225名,其中121名已毕业;共招收112名博士研究生,已有75名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有10余名博士毕业生进入国内其它学科点的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在75篇博士学位论文中,有3篇获得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博士论文。2000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已有6名博士后出站。在这些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已经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些人已经走上地方政府和高校的重要领导岗位。其他毕业生也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他们正以自己出色的才学勤奋地工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本学科点研究方向包括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评价等。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本学科点逐渐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高等教育评估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研究和高校科技发展与管理研究等特色领域,在国内有着较大的影响。二、毕业论文选题的主要研究领域2000年至今,从我所65篇毕业生论文选题的情况看,主要涉及到7大领域的诸多问题。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近七年来我所博士生提交的学位论文中,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或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为研究主题的有16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3个大的方面:①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或理念的建构,如眭依凡的《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阎光才的《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高晓清的《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刘贵华的《大学学术生态研究》;李福华的《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张金福的《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侯定凯的《创业教育——大学致力于培养企业家精神》,苗素莲的《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杨运鑫的《多中心大学秩序研究》,李福杰的《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等等;②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与区域发展,如张振助的《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耿涓涓的《西部省区基于提升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朱雪文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申培轩的《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③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和办学主体研究,如戚业国的《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张兴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2、高等教育管理研究1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我所博士生近年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此领域的论文有11篇。其中关于大学人事管理的有4篇,分别为宋永刚的《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山鸣峰的《人本与效率——高校人事管理两难问题及其解的研究》,周倩的《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陈敏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涉及高校组织内部组织结构的有宜勇的《大学组织结构研究》,闫亚林的《高等教育层次与科类结构研究》,季诚钧的《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周玲的《大学组织冲突的社会学研究》等4篇;涉及高校学术管理的有庞青山的《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阳荣威的《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汪怿的《大学知识管理研究》。3、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这一领域的论文有4篇,其中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有2篇,分别为:韩映雄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李正的《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关于评价的有2篇,是张远增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李健宁的《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4、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关于教师教育的共有8篇。其中与教师专业化研究相关的有4篇,分别为时伟的《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师院校的职能定位与应答》、张奎明的《建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