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广州一模原理题第 31 题说题稿化学课组一、题目来源和背景1、题目来源:2014 年广州一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第 31 题 31.(16 分)硝酸铈铵[(NH)Ce(NO)]广泛应用于电子、催化工业,其合成4236路线如下:六水合硝氢氧硝酸高铈硝酸铈铵晶酸铈化铈溶液体(1)已知(NH)Ce(N0)受热易分解,某科研小组认为反应原理如下,请补4236充完整:(NH)Ce(NO)亠 CeO・80H+8T;CeO・80H 亠 CeO+42362224H0T+20To22在空气中加热(NH)Ce(NO),除固体颜色有变化外,还可观察到的现 4236象是 o(2)步骤丨中,将 Ce(NO)・6H0 配成溶液,保持 pH 到 4~5,缓慢加入 H033222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氨水调节溶液 pH,得到 Ce(OH)沉淀。该过 4程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o(3)298K 时,K[Ce(OH)1=1X10—29。Ce(OH)的溶度积表达式为 K=sp44spo为了使溶液中 Ce4+沉淀完全,即残留在溶液中的 c(Ce4+)小于1X10—5mol・L-1,需调节 pH 为以上。(4)为了研究步骤 III 的工艺条件,科研小组测定了(NH)Ce(NO)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硝酸中的溶解度,结果如右图。从图中可得出三条主要规律:①(NH)Ce(NO)在硝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4236升高而增大;②③2、题目背景:① 涉及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沉淀溶解平衡和图像。② 考查指标:理解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简单计算能力。③ 成绩反馈:试题难度为,其中(2)、(3)、(4)三小问的得分都在一半以下。二、学情分析对于我任教的两个班,一个是普尖班,一个是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较薄弱,能力也不强,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主观题有恐惧感,信心不足;2、阅题、审题、消化信息速度太慢,答题表达不规范;3、对化学原理的理解不深刻,不能灵活运用;4、对图表信息及数据信息获取能力薄弱,难以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更难通过整合知识来解决问题。三、如何解题1、审题:审题是前提。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明确问题的要求,并找出显性的关键信息,并尝试把问题对应到题目中的具体位置。这是一道原理题,在阅题时我们知道题目呈现的知识载体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工艺流程,里面涉及到的化学物质也是我们不熟悉的,物质转化的具体工艺也没有在题目中说明。问题(1)的第①空是补充方程式里的某一反应物,而且给出了化学计量数;第②空是要求描述反应的现象,难度不大,是本题的得分点,要鼓励学生有信息有耐心把分数拿下。问题(2)的情景是工艺步骤 I 的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