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10月15日(世界洗手日)安全活动:我洗手我健康设计思路:《纲要》指出:“传播健康知识要着眼于幼儿的内化程度,培养幼儿的健康态度要着眼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行为要着眼于幼儿的自觉自动,任何时候,健康教育都要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纲要》中要求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此节活动的设计,遵循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和参与的积极性,从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形象生动的手偶表演,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通过“感知自己的小手”来了解身边的“故事”,懂得养成清洁卫生、勤洗手的重要性,由引发的问题“手脏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培养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通过观察画面、讨论画面,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通过模仿洗手动作、亲身体验洗手的过程来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初步培养了幼儿良好健康行为意识。活动目标: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2、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洗手的课件两个小熊手偶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游戏:“手指歌”导入活动。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世界什么日吗?(洗手日)2、“大拇哥、二拇弟、中指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大家快来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哪个指头长,哪个指头短?”二、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1、游戏导入:“医生嘟嘟来做客”(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教师:“今天,我们小医院的医生嘟嘟要来我们班里做客了,我们一起来欢迎它吧!”(出示扮演小医生的手偶,向小医生问好)2、观看手偶表演:(教师边做手偶表演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提问:豆豆为什么会肚子疼啊?它应该怎样做呀?(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问题: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啊?4、小医生嘟嘟小结:洗洗小手讲卫生(鼓励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三、设计问题,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1、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讲述“我是怎样洗手的?2、出示洗手客件,设计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教师:画面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她是怎样做的?咱们也一起来学一学吧!(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并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述)3、师幼共同讲述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卷袖子——冲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冲肥皂——擦手4、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洗手模仿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我有一双小小手,快来快来洗洗手,白衣袖,花衣袖,洗手前快卷袖,不让水滴沾衣袖,打开水龙头,冲冲小小手,关上水龙头,搓出肥皂泡,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打开水管冲一冲,肥皂泡冲干净,再用手巾擦擦手,小小手真干净。5、师幼谈话:“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四、幼儿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教师:“现在已经是吃饭的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的最干净。”五、活动延伸:1、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对幼儿用语言或儿歌进行提示或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2、家园共育: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在家独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健康行为的养成。3、区域活动时师幼一起讨论怎样保护小手;哪些东西会伤到小手;或开展语言区讲一讲关于保护手的故事。附:故事:小熊豆豆生病了小熊豆豆可顽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脏了!有一天,他玩完回到家里口渴极了,看到盘子里的水果一把抓起来就吃,也没有去洗手。妈妈回来了为豆豆准备好了午饭,喊豆豆来吃饭,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