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李桓英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2024李桓英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_第1页
1/8
2024李桓英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_第2页
2/8
2024李桓英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_第3页
3/8
2024 李桓英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李桓英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1 李桓英,一位 100 岁的老人,在麻风病防治的道路上,还在继续前行。 1958 年,李桓英拒绝世卫组织续签 5 年的合同,瞒着定居美国的父母,毅然回到国内。“我是中国人,我在北京出生,我不能忘本,我要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 1978 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讨论所任讨论员。从此,57 岁的她将全部精力奉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讨论工作。用一个“拼”字来形容她,恰如其分。 麻风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曾经是深受卑视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惧。但是,李桓英不怕。她不信邪,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争——病人家的水她仰头就喝,饭捧起就吃;为病人诊治,从不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 1980 年,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李桓英,被派到世卫组织做访问学者。她了解到,世卫组织正在讨论一种联合化疗的新方法:由一种药物的治疗改为多种药物联合化疗。药物的配方已经完成,但是缺乏临床实验。为了争取到世卫组织免费的药物支持和试验项目,李桓英开始在全国进行走访调查。 当时,世界治疗麻风病基本都采纳终身服药的办法,医学界普遍认为,一旦停药就会复发。为了缩短疗程,使有限的药物能够治疗更多的患者,1983 年,李桓英带着联合化疗药物在云南省的一个村子开展试点,将麻风病的服药时间缩短至两年,这种短程联合疗法为麻风病治疗开辟了新天地。后来,原卫生部将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全国麻风病人数量迅速下降,由 1987 年的 7 万和每年发现4000 余名病人,分别降至 1999 年的 7000 和近 2000 例。经过 10 年监测,复发率仅为 0.03%,远低于世卫组织规定的 1%的标准。这一经验得到了世卫组织的高度评价,1994 年开始向全世界推广这一做法。 正是由于对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肯定,第 15 届国际麻风会议 1998 年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具有纪念现代麻风防治 100 周年特别意义的大会期间,李桓英被推选担任大会的轮值执行主席。 多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卑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她在麻风防治讨论上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6 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001 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 项;2024 年 9 月,第 19 届国际麻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李桓英时代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