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雨水节气的来历及养生方法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逝,而春风拂面,冰雪溶化,潮湿的空气、温存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雨水节气的来历及养生方法,期望对你们有关怀。 雨水的来历 雨水节气的来历也是很悠久的,雨水是 24 节气中的第 2 个节气。每年的 2 月 19 日前后,太阳黄经达 330 度时。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溶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 2 月 18 日或 19 日开头,到 3月 4 日或 5 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季节,小麦进入了返青阶段,这时的小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雨水节气养生方法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对农夫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布满了新的期望。 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重要。由于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确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天之肝木何以与脾土相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中,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养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成效,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传变中,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难经》称为“逆传”即肝病传脾。所以,春季养生中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