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 10 个一是 1 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 11~20 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 2.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量物品的数量,培育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能正确地数出 11~20 各数,并正确地读数。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 10 个一是 1 个十。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size=+0]课件播放三个小朋友在教室前的对话——甲说:“我们班门前种了 6 棵大树。”乙说:“我已经得了 9 颗五角星啦。”丙说:“我们小组有 8 个人。” 谈话:听到三个小朋友刚才说什么了吗?小朋友,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 学生说到我有几根小棒时,出示 1 捆小棒图,提问:小明也有一些小棒,你知道这些小棒有几根吗? 假如学生知道是 10 根,则进入下一环节;假如学生不知道这里一捆小棒是 10 根,则将一捆小棒展开,数一数,强调有 10 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 10 根。 [说明:由“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引入,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对数的认识,引起学生认数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认数水平,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二、 认识计数单位“十” 谈话:请大家数出 10 根小棒,捆成 1 捆。 反馈:你是怎样做的?(指名到实物投影前操作:先数出 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 展开一捆小棒: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指 1 根小棒)这是 1 根小棒,是 1 个一,(指 10 根小棒)那么 10 根小棒是几个一?(板书:10 个一) 把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现在这里有多少小棒?(可能有的学生回答是 10 根小棒,有的学生回答是 1 捆小棒) 谈话:10 根小棒也就是 1 捆小棒。(指 1 捆小棒)像这样的 1捆小棒有 10 根,也就是 1 个十。(板书:1 个十)请大家想一想,10 个一和 1 个十有什么关系?(板书:10 个一是 1 个十) 让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几个一是 1 个十? 谈话:“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比如,1 包铅笔有 10枝,是 1 个十;一盒钢笔有 10 枝,也是 1 个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说明: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观察、操作、沟通等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10 个一是 1 个十”的...